查看原文
其他

人大招生看点•学院篇 |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人大阳光招生 2022-10-30




学院是专门从事数据管理相关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机构,也是我国培养高层次数据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所属学科为中国人民大学14个A类双一流建设学科之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本科教育专业水平和人才培养指数在2020年多类评价中位居全国首位。学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学术中心”“国际信息教育国际组织全球iSchools联盟理事会员单位”。2021年,学院首次推出高端本科人才培养项目“未来数据人才计划”和“数字人文菁英计划”(简称“双数计划”),实施“双重无时点分流”。



 

学院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A类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院所属学科为A类“双一流”建设学科,现为教育部“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研究,国家级、省部级科研立项居学科前列;学院资政报告多次由中央和部委领导作出批示,参与制定数据管理、电子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品牌管理等领域大量重要国际国内标准。


文理融合的数字化人才培养


依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冯惠玲一级教授领衔的数字人文教学科研团队,在全国首创“数字记忆”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数字人文荣誉辅修学位、数字人文硕士研究生学位,提供最前沿的数字创新人才课程体系;实施面向本科生的“实践导师制度”“学业导师计划”等,构建面向数字化资源的研究型本科生培养体系;拥有完整的数字资源学科实验平台,在全国几十家行业领军单位挂牌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形成了完备的数字化应用型人才实践体系。



国家高层次数据管理人才培养基地


拥有辐射海内外、实力雄厚的数据管理师资队伍,包括4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位长江学者,1位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选,1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6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形成了包括长江学者卢小宾教授领衔的信息分析教学科研团队、张斌教授领衔的知识管理教学科研团队、安小米教授领衔的标准赋能教学科研团队、周晓英教授领衔的健康信息教学科研团队、院长刘越男教授领衔的电子文件教学科研团队等在内的顶尖数据管理人才培养资源集群,同时聘请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作为实践导师,走进课堂分享数据管理前沿实践经验;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精心打造全面发展的舞台、自我完善的空间,拓展深入社会的路径和实践所学的渠道;培养兼具人文与科学精神的未来数据管理领袖,践行“以数据赋能社会,以历史预见未来”的使命。


 

专业介绍


所有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数据洞察力的管理菁英。目前设有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分析方向)和档案学3个本科专业;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分析、数字人文、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中外政治制度、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等8个硕士研究生专业;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分析、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5个博士研究生专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拥有1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所有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人才培养


以“数字化人才计划”为引领


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阶段实施“未来数据人才计划”和“数字人文菁英计划”(简称:双数计划),其中:


“未来数据人才计划”,定位于培养具备数据管理全局思维,熟悉数据管理基本理论、关键方法与核心技能,能够综合运用系统观念、信息技术与数据分析方法开展前沿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高端数据管理人才。核心课程包括:数据科学、数据分析方法、计算思维、数据可视化、数据治理、数据结构、机器学习与应用等。


“数字人文菁英计划”,定位于培养熟悉数字人文经典理论与前沿动态,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熟练掌握数字技术与应用技巧,能够完整运用数字化分析逻辑与方法技能开展创新性任务探索与综合性项目开发的数字人文高级研究型人才。核心课程包括:数字人文导论、数字记忆建构的理论与方法、数字内容分析与挖掘、数字人文技术与工具、数字设计与艺术、数字资源组织等。



以“模块化课程教学”为保障


学院在重组现有本科部类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个性化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开发面向数据管理、数字人文等领域核心理论、典型方法与前沿趋势的特色课程,同时导入国际知名高校的成熟课程模块,最终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全面支撑“双数计划”的实施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切实保障高层次数据管理人才与文理融合式数字化人才培养质量。


以“双重无时点分流”为特色


学院实施“双重无时点分流”的特色本科人才培养方式,学生在完成第一学年的全校共同课、学部基础课等课程学习之后,从第二学年进入学院的专业教育开始,就可以在学院“双数计划”中的两类“人才计划”和三大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各个课程模块之间自主选择、自由流动,最终根据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所修读的课程和所获得学分来认定其主修专业,并在学院层面进行所参加“人才计划”的认证。优秀学生还可以在院内辅修第二专业,可以在本专业或跨专业申请攻读硕士学位,并能够优先获得学院“硕博直通车”的资格。


 

国际交流


世界名校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学院在教学科研层面与国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展开了包括联合培养、短期游学、专题讲学、学术会议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华盛顿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德雷赛尔大学、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谢菲尔德大学、伦敦大学、伦敦国王学院、阿姆斯特丹大学等建立起了深入密切的合作关系。


重大国际组织的重要话语权单位:学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学术中心,负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项目学术交流的开展与全球对话;学院是国际信息教育国际组织全球iSchools联盟理事会员单位,国际信息资源管理学会(IRMA)在中国大陆的首个会员单位,参与全球数据管理教育领域重大事项的决策与建议;学院还是国际档案理事会(ICA)顶级成员单位、教育指导委员会(ICA/SAE)委员单位,在推进相关领域国际标准的立项与实施方面能够充分展示中国机构的影响力。


面向专业领域的海外实习交流:学院与各类国际机构、海外单位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关系,持续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不断拓展学生的全球视野。学院每年暑期为学生提供包括华盛顿世界银行、芝加哥多个机构、奥地利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各类海外实习机会,每年不限次选派优秀学生参与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毕业去向


学院毕业生就业遍布党、政、军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或跨国外资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不同类型单位,大部分毕业生继续升学。2019年与2020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均为100%,本科毕业生升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比例占32%。


主要签约单位:


政府部门中央办公厅、财政部、国家安全部、国家档案局、交通运输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石景山人民法院等;


事业单位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中国舰船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国家大剧院等;


金融机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银联数据、中信信托、银信资本等;


央企、国企: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南方电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中国移动、广东电网、中粮集团、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建三局等。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期待你的加入


推荐阅读

教授讲专业 | 刘越男:互联网时代的风向标

教授讲专业 | 赵国俊:和时代同名、与时代共进——谈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人大先声丨傅予:如何认识“大数据”?

院系创一流丨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博士生祁天娇获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专项奖

我的人大时光丨孙大智:遇见人大,遇见生活,遇见自己

我的人大时光 | 林佳桦:奔着“档案学”来,发现更多可能性

新生述体验丨刘泽怡:在惊喜中相遇,在多彩中相知


图文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排版 / 郭宇骁 刘伊君 王思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